转发:西安市连锁食品经营企业食品安全隐患排查方案 二维码
发表时间:2022-05-19 11:46 ![]()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省食品安全年度重点工作安排部署,严防严管严控食品安全风险,坚决守住安全底线,进一步加强连锁食品经营企业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夯实企业主体责任,推进依法诚信经营,确保食品安全,特制定本方案。 ![]() ![]() ![]() 全面加强全市连锁食品经营企业监管,深入排查食品安全风险隐患,解决突出问题,着力防范化解风险,推动连锁食品经营企业依法诚信经营,促进行业健康发展,不断提升食品安全治理 水平,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 依据《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加强连锁食品经营企业食品安全监管的通知》、国家食品示范城市复审检查问题反馈清单及《西安市食品安全风险隐患和重点防控措施及责任清单(2022 版)》,组织开展连锁食品销售企业、连锁餐饮企业(包含总部、配送中心、各门店)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情况排查、食品安全风险隐患排查等工作。 (一)围绕以下重点内容,监督连锁食品经营企业落实食品 安全主体责任,建立并落实各项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完善食品安 全管理档案。 1.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履行食品安全管理责任。连锁食品经营企业总部依法要对企业食品安全负总责,建立健全覆盖从总部到门店(包括直营、合营、加盟等,下同)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有效发挥食品安全管理机构作用,压实各层级、各岗位食品安全责任;督促中央厨房、配送中心、门店严格执行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操作规程等。 2.加强自查自纠,定期开展食品安全自查。贯彻《陕西省食品销售者食品安全自查指南》,连锁食品经营企业要根据监管部门公示的本企业风险等级,参照《指南》开展食品安全自查工作,并按照要求向各级监管部门提交自查整改报告。连锁食品经营企业总部要结合企业实际和舆情反映的同行业其他企业食品安全 问题,对总部、中央厨房、配送中心、门店等各环节全面开展食品安全专项自查,以排查过期、腐败变质、“山寨”食品、不合格食品等为重点,纠正食品安全违法违规行为,防范和消除食品安全风险隐患。 3.建立食品原料供应商评价和退出机制。连锁食品经营企业总部应建立统一的食品原料供应商评价和退出机制,对食品原料供应商的食品安全状况等进行评价,将符合食品安全管理要求的列入食品原料供应商名录,及时更换不符合要求的食品原料供应商。 4.建立从业人员培训考核制度。定期对从业人员及食品质量安全管理岗位人员开展培训考核,食品经营单位负责人、食品质量安全管理岗位人员每年参加食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等集中培训不低于40学时。 5.建立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患有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有碍食品安全疾病的人员,不得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 作。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工作的食品生产经营人员应当每年进 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上岗工作。 6.建立健全食品安全应急管理预案。连锁食品经营企业总部及门店应建立健全食品安全事件处置方案,一旦发生食品安全事件,立即按预案采取下架、封存,组织开展召回处置,并及时向 辖区市场监管局报告。 7.开展守法诚信企业文化建设。连锁食品经营企业文化要突出食品安全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加强对食品从业人员食品安全意识、食品安全责任、食品安全法规和食品安全技能等综合素质培养,提高从业人员个人修养,增强社会责任感。 8.持续改善硬件条件,鼓励运用智慧化管理手段。连锁食品经营企业要持续改善硬件条件,特别是要提高食品加工及清洗消毒等关键设备的标准化和自动化水平。鼓励支持连锁食品经营企业在食品加工经营中应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不断提高加工设备设施科技含量,提升食品安全智慧化管理能力。 (二)围绕以下重点内容,结合连锁食品经营企业主要业态和经营主要品种等特点,排查企业经营管理过程存在的风险隐患。 1.检查证照资质。连锁食品经营企业总部及门店的证照,核定的许可经营范围是否与实际相一致。在经营场所显著位置悬挂营业执照和食品经营许可证(或仅销售预包装食品备案证明)。 2.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组织体系情况。连锁食品经营企业要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组织体系,认真履行总部食品安全管理职责。各门店要任命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建立保证食品安全的各项规章制度。 3.落实索证索票、进货查验及配送记录。鼓励食品销售连锁企业总部使用SCS商品管理电子系统进行进购和销售记录,应做到按每个批次记录进销存信息,达到按批次可追溯。 4.食品贮运安全管控。食品分类分架、离墙离地放置。食品销售区域和非食品销售区域分开。生食区域和熟食区域分开,待加工食品区域与直接入口食品区域分开。水产品销售区域与其他食品销售区域分开。食品销售场所和食品贮存场所应当与生活区分(隔)开。销售有温度控制要求的食品,要按温度要求贮存、售卖食品,并定期检查记录冷藏、冷冻等设备设施温度。在配送中全程确保符合食品温度、温度要求,交付过程要快速,避免长时间脱离贮存条件。中央厨房配送产品的过程中,合理确定配送过程的温度、时间等参数,确保配送过程中的食品安全。 5.落实进口冷链食品监管相关要求。从事进口冷链食品贮存生产经营企业要严格落实“三专、三证、四不得”:即专用通道进货、专区(库)存放、专区(柜)销售;入境货物检验检疫证明、核酸检测证明、消毒证明;不得生产经营“无入境货物检验检疫证明、核酸检测证明、消毒证明、追溯信息”的进口冷链食品。应规范、及时在“陕冷链”追溯系统录入产品信息,做到一批一码、一码到底,严格落实不使用“陕冷链”系统一律不许入库贮存、出库销售及生产经营规定。 6.散装食品安全管理。散装食品的标签要规范,直接入口的散装食品应采取使用加盖或非敞开式容器盛放等防护措施。散装食品放置于相对独立的区域或有隔离措施,散装直接入口食品应当与生鲜畜禽、水产品分区设置,并有一定距离的物理隔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