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城美食 蕴含深厚 二维码
![]() ![]() 榆林人饮食习俗有游牧民族食风,自古习惯“食肉饮酪”,口味咸重,且带有明显的军事征战色彩,如少事烹饪、制作简单、吃着实在。但明朝以后,这种格局有了改变。榆林多有江南人做官,带来了江南人甜淡为主的饮食口味。制作上更为精细。特别是明武宗寻边振武,在榆林长住,地方官员绞尽脑汁让皇帝吃好。于是,皇厨、官厨、民厨三方合力,制作出多种特色饮食。清代,这里是满、蒙、汉交融融汇之地,民国时期特别是抗战时期,这里是人员交流频繁、文化深度融合。这些历史特点,造就了榆阳特色鲜明的餐饮文化。 榆林城素有“小北京”之称,榆林城的人比较讲究,居民精于烹饪,加之豆腐、食醋均是上乘,所以饮食令人称道。习惯吃十二件、豆腐宴。榆林传统十二件包括:拼三鲜、菠菜炒肉丝、鸡羹、白面子(红面子)、八宝饭、徽州丸子(回州丸子)、糊辣鸡、肚丝汤、炸格丸子、黄花汤、红炖(或棋盘肉)、海带汤。 老城以北,有“风干羊肉腌猪肉”的习俗。爱吃猪肉洋芋熬酸菜、炖羊肉、炒米、奶茶、酪丹子、酥油、黄米饭等。巨觥狂饮、酒风甚烈,有“放账为利,喝酒为醉”的说法,讲究豪爽大方。无酒不成敬意,有酒才算情浓。请客会友,大碗吃肉,大碗喝酒,猜拳唱曲,觥筹交错。 老城以南,爱吃猪肉翘宽粉、大烩菜、羊肉炒细粉、钱钱饭、杂面、揪片白面、油糕等。 ![]() ![]() |